中新網西寧6月5日電 (丁潔瓊 胡友軍)“今天,青海省經過評定又有43所中小學校、21個社區被命名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這些‘綠色細胞’的不斷激活,有益於倡導全社會更加關註生態文明,形成人人自覺保護環境的良好風尚。”5日上午,青海省文明辦副主任張成強對中新網記者說。
  6月5日是世界第43個世界環境日,青海省以“向大氣污染宣戰——守護大美青海藍天”為主題在青海西寧中心廣場舉行了環保宣傳活動,併為青海省第四批綠色社區和第八批綠色學校授牌。
  據瞭解,青海省“綠色學校”是學校在實現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礎上,通過制訂環境管理制度,開展有效環境教育活動,從而以“小手牽大手”的方式鼓勵師生、家長增強環保意識。而“綠色社區”則要具備符合環保要求的軟硬件設施,建立起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和公眾參與機制的文明社區。
  青海省每兩年一次對學校和社區進行資格審查,通過對硬件設施,環保實踐等標準的評定來命名和授牌。目前,青海已有400多所中小學、近200個社區成為青海的“綠色細胞”。
  張成強表示,青海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必須要有載體與抓手。“綠色細胞”的不斷增加可以使人們獲得的環保觀念成輻射式的傳播,人與人間相互影響,社區與社區間爭建綠色文化,以有效帶動人們綠色生活、低碳生活。
  張成強特別提到,目前青海有多所民族中小學,技術院校也被評為綠色學校。“學生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提高,當草原上有白色垃圾等污染物時,學生們都會主動去清理。”
  5日,被評為“綠色學校”的玉樹市第一民族中學的部分師生參加了授牌活動。該校焦佳老師介紹,“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與環保實踐,學生們都很珍惜和愛護家園的環境,參與環保活動時也十分積極。”
  此外,張成強還表示,青海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脆弱。青海本地區之間的獨特差異也會使人們在進行環保實踐時更能“有的放矢”,如生活在三江源頭的居民們,在獲得相應的環保知識後,更能從細節處去保護三江源的生態環境,“這樣做,才能激活更多的綠色細胞,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完)  (原標題:青海評定多家綠色單位 激活更多“綠色細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e71ueyu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