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潔 京站美食繪本報記者 王蔚
  徐有威,男,1964年1月出生。1985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現任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系副主任。主要從事民國史、中國近現代史建築設計和中國當代史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2010年起研究上海當代史,主要以上海小三線建設(1965-1988)研究為主,目前承擔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小三線”建設資料的整理與研究》課題。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有一段既輝煌又艱難、既振奮又曲折的特情趣用品殊歷程——三線建設。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三線故事,至今仍是共和國的深深記憶,也是許多人烙在心間的一段生命印跡。
  1964年起,我國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所謂三線,是以地理位置來區分的,沿海和邊疆的省市自治區為一線地區,位於中國腹地的西南、固態硬碟西北大部分地區為三線,也稱戰略大後方,介於一線和三線之間的中部地區稱為二線。而一線和二線地區也要有自己的後方基地,這就是俗稱的“小三線”。
  上海的小三線建設設在了鄰省的皖南和浙西山區,是以生產常規兵器為主的後方工業基地。從1965年選點籌建開始,到1988年調整結束,上海小三線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小三線中門類最全、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個以軍汽車借款工生產為主的綜合性後方工業基地。
  如數家珍道出三線始末
  作為大學的歷史學教授,近年來,徐有威把研究的重點聚焦在了上海的小三線建設和由小三線建設衍生出的種種社會和家庭的風雲際會上。
  研究歷史的學者,不僅沉醉於過去,更會從塵封的史料中去捕捉對未來的借鑒與啟示。徐有威和他的研究團隊努力向著這個目標靠攏。
  說起上海小三線建設的歷史,徐有威如數家珍。他說,1965年5月到1971年底,是上海小三線基本建設的第一時期;1972年至1978年,上海小三線進入軍工生產的大發展時期;1984年8月到1988年4月,是上海小三線的調整交接時期,即最後一個時期。在安徽省和上海市聯合領導小組的主持下,從1985年9月開始,雙方召開多次會議,商定上海三線企業移交給安徽的事宜。第一批交接工作自1986年10月8日始,至1988年4月,上海小三線在皖南的80家企事業單位全部移交給了安徽。
  據徐有威團隊查閱文獻資料和實地考察,一批有關上海小三線建設的數據被較為準確地統計了出來。他說:“上海小三線建設,從1965年由上海工業、物資、建材、交運、衛生、電力等14個局所屬65個單位包建開始,到1984年夏季調整與交接前,在皖南徽州、宣城、安慶3個專區和浙西臨安縣境內,建成了81家全民所有制獨立單位。其中有55家工廠、2家運輸隊、1家變電所、3家物資供應站、5所醫院和防疫站、5所中學、7家管理機關、1家計量所、1所幹校和1家農場。另外,上海小三線還建有工廠附設小學39所和廠辦集體事業單位38個。上海小三線共有在冊職工54437人,家屬17000餘人,共投資7.52億元,占地面積245萬平方米,其中生產占用面積106萬平方米。”
  原汁原味再現難忘歷史
  《口述上海——小三線建設》(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是徐有威主編的一本新書,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等單位編著。作為一本口述史資料,它採用的是對43位上海小三線建設的親歷者逐一採訪的方式,通過當事人口述、採訪者整理,最終呈現在了世人面前。徐有威要做的是盡可能去原汁原味地再現那段難忘的歷史。
  三線建設的神秘性源自被輸出的技術和行業是軍工性質,涉及國防戰略安排,從基礎建設到招工,從投產到停產,一切都被要求悄悄地進行,不能公開見諸於報端,相關的檔案和往來的公文屬軍事機密,迄今也無法對外開放。由於這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當事人的口述成為眼下搶救這段歷史最有效的辦法。
  找在世的人,找三線建設的親歷者,找當時一些重要工作的決策者,這樣得出的成果無疑是極具史料價值的。曾任上海市副市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陳錦華,道出的是上海小三線為什麼選址皖南;曾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和公安部部長的阮崇武,回憶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撤回小三線企業及員工的跌宕過程……
  歷時四年半,43位口述者逐一將上海小三線建設興衰起落的一個個細節還原了出來。
  “口述實錄最接近真實,但也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是唯一的信源,我們還會通過多種途徑一一比對口述者所說的是不是客觀,是不是事實。”徐有威說,研究當代史的方法有許多,但找到在世的當事人,是研究其他時段歷史所不可比擬的優勢。
  用一個個數據反駁質疑
  近年來,有關當年國家決策三線建設的“是非功過”時有爭議,甚至還出現了懷疑和否定的聲音。對此,徐有威認為,這種雜音是完全有悖歷史背景的,也是不公正的。
  徐有威從掌握的大量史料出發,分析了三線建設特別是上海小三線建設對於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重要歷史意義。
  第一,對全國性的戰略後方國防工業生產和科研基地的建設貢獻良多。上海小三線先後共建成以“57”高射炮(彈)、新40火箭筒(彈)為主體的12條軍品生產流水線,一些軍品質量和工藝被評為部、市級優質產品,有的獲得重大科技成果獎。小三線生產的軍品,在支援越南、柬埔寨等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和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對外貿易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了兵器工業部的表揚。
  第二,區域性有限度地調整了不合理的工業佈局。上海小三線在軍工生產的同時,也生產了一批民用產品,包括鋼材、水泥、汽車、家用電器、輕工機械、煤礦機械等13大類24種民品,分別獲國務院所屬委辦的嘉獎,有不少產品屬於國內首創和獨家生產,有的質量和工藝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一些產品被評為部、市級優質產品。
  第三,推動了內地經濟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上海小三線先後在皖南山區和浙西臨安縣境內建有冶金、輕工、機電、化工、通訊、運輸、汽車製造、電力、建材、儀錶和文教衛生等十多個行業,並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生產能力。這對合作開發工業比較落後的皖南山區,促進內地經濟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都發揮了較大作用。可以說,小三線也孕育了我國最早的“城鎮化”建設的雛形。
  此外,上海小三線造就了一支能出征、肯吃苦、顧大局、守紀律的幹部職工隊伍和科技隊伍。歷年來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人物的幹部職工有13人次,通過辦學、上學和自學等多種途徑培養大專以上學歷畢業生500多名,有工程師、主治醫生和經濟師等以上職稱的工程技術、經濟管理和醫務教育人員800多人。按小三線調整人事政策回滬參加上海經濟建設的廣大幹部、職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後來也成了上海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研究三線建設出於責任
  “我之所以熱衷研究三線建設,既是對這段歷史的個人喜好,也是出於一個歷史研究工作者的責任。特別是作為上海人,我更要對當年牽涉到上海千家萬戶的遷移三線過程做出一個全面、客觀的研究與判斷。”徐有威說,今年11月22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致函上海大學,他領銜申報的《“小三線”建設資料的整理與研究》課題,已獲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立項,他也因此成為全國小三線建設研究的首席專家。
  徐有威說,在眾多採訪對象中,令他和同事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原上海後方基地管理局後勤處處長王中平。“我們是在2011年初一個寒冷天去拜訪年過八旬的王老的,他向我們娓娓敘述他與上海小三線的點點滴滴。僅過數月,當我們再想聯繫王老做補充訪問時,沒想到他已經溘然長逝了。”徐有威說。
  “至今,在小三線地區還有許多我們的上海老鄉,他們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留在了那裡,但他們的付出,很多都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只是,我們不應該忘卻了他們。”徐有威說。
  比如在採訪安徽寧國勝利水泥廠的幾位老工人時,研究團隊成員瞭解到,他們是上海人,因小三線建設與大山深處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後又一輩子留在了寧國的一個小鄉村。他們苦過、怨過、悔過,但他們坦然地接受了現實,積極樂觀地生活著。一位姓丁的師傅對大家說:“苦,我們吃盡了。那時候進廠的路是我們修的,廠里通電,電線桿是我們自己扛的,一扛就是十幾里路,每次回家時,肩膀都淤血了。累,那時候真累,不過我們真的沒有怨言,覺得那是我們應該做的。那時候能做點事,心裡是真的高興。”另一位姓閔的師傅說:“那時候廠里生產出的水泥,都是我們這幾百個人用手一個一個攪出來的。我們的手經常被磨得流血,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就這樣生產出了一批批高標準的水泥。正是小三線人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好評,後來上海的許多重大工程建設,都指名要用勝利水泥廠的水泥呢。”  (原標題:搶救塵封的“小三線”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e71ueyua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